6.0 km | 00:35:45 | 05:56/km日期: 2014-10-12 06:45 - 地點: 甜甜圈 - 天氣: 小太陽 - 平均心率: 133 - 卡路里: 390 Cal - 溫度: 21°C - 濕度: 76%
Pace: 06'17" / 05'50" / 05'43" / 05'47" / 05'43" / 06'15" / 07'34" /
原來,所謂 "姿勢跑法",就是 "踮腳尖跑" 啊!
(→ 2014.11.補充:這是錯的啦,別被我誤導。)
上週的石門馬,我發現自己的腳步聲很大,
很明顯大於週圍所有的人,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難道是體重過重的原因?但我週圍難道沒有體重超過75公斤的人嗎?我不信!
我知道腳步聲變大,是從上個月受傷後開始的。
而那段期間,我剛好在練習姿勢跑法,
想改變姿勢,讓前腳掌先著地。
但可能姿勢沒有調好,變成整個腳板著地,
所以聲音變很大聲,大到旁邊的人會嚇到。
這兩天,上網看別人的經驗,再自己思考。
有人提到轉變姿勢跑完小腿會很痠痛,
花了三個星期才完全適應。
我不明白。我自己並不覺得小腿痠痛啊?
可能是這段期間我剛好小腿受傷,不敢用力。
所以我的姿勢一定有問題。
又有人建議,不要急著跑快跑遠,先練好姿勢。
不妨先以像走路那樣的速度,跑出正確的姿勢,
之後再逐步加快加遠。
想想也有道理,下場比賽還有四週,我還有時間準備。
因此今天出去跑,心裡就擬定目標:練習姿勢。
今天不求遠,不求快。目標是把腳步聲減小。
一開始,我真的像在走路一樣,像慢動作分解,
一步一步往前跨。
這麼慢的速度,腳步聲自然很小。
我好像小偷,踮腳走路怕被人聽到一樣。
我用腳尖走路,而腳跟幾乎沒有著地。
這時開始感覺到,用的肌肉似乎跟平常不一樣,
小腿肚比較緊。
走了一分鐘,我突然明白了!
之前,我讓足尖著地的方式,
是在跑步時,把腳板壓低,讓足尖先"著地"。
但我的腳踝是鬆的,可以自由擺盪轉動的。
也就是說,雖然腳尖先"碰地",但是並沒有"撐住"體重,
最後撐住身體重量的,還是腳跟,還是小腿的骨頭,還是膝蓋。
這也就是著地聲音很大的原因。
而現在練習踮腳走路,我的體重是靠足尖撐住的,
足踝是需要出力穩住的,而不是只有自然下垂。
足跟只是輕輕觸地,因此聲音變得很小。
而足尖要撐住體重,用的是小腿肚的肌肉,而不再是骨頭及膝蓋了。
恍然大悟以後,我開始用這個從沒試過的姿勢,慢慢往前跑。
一開始覺得跑起來歪七扭八,好像不知道怎麼平衡。
小腿肚的肌肉果然有用力的感覺。
一直記得要高步頻,小步距。放慢速度先習慣再說。
雖然我覺得我是放慢速度,但不知道怎麼回事,
手錶測起來的速度,比我自己感覺的速度快些。
果然這樣跑,幾乎沒什麼腳步聲。
三公里左右,小腿肚開始有緊的感覺。
四五公里時,覺得全身的力量似乎都集中到小腿肚。
小腿緊緊的,熱熱的。
這種感覺,以前從來沒有過。
我知道小腿已經累了,再跑下去可能會抽筋,
還是忍住,循序漸進比較好,千萬別再受傷。
因此在五公里以後,開始放慢速度。六公里時結束。
回到家裡,果然覺得兩小腿很緊,快沒力了。
明明才跑六公里,小腿卻像跑完全馬一樣累。
而身體其他部位卻像才剛熱完身一樣,完全不累。
看看自己的心跳,都在很低的範圍,不像之前170/M。
可見今天的瓶頸都在小腿力量,而不是心肺功能。
這種新鮮的感受,跑馬九個多月以來,第一次有。
趕快把心得寫下來,免得忘記。
如果真要以這樣的姿勢跑步,一定得加強小腿力量。
等力量夠了,再慢慢加上高抬腿。
田中馬還有四週。不知道時間夠不夠我調整姿勢?
至少有了目標,就試試吧!
心率區間 | 心跳數 | 心率等級 |
1:E有氧耐力區 | 130~158 | 65~79% |
2:M馬拉松配速區 | 158~178 | 79~89% |
3:T乳酸耐力區 | 178~184 | 89~92% |
4:A無氧耐力區 | 184~195 | 92~97.5% |
5:I最大耗氧區 | 195~200 | 97.5~100% |
最大心率為200 點此去設定最大心率 |
10月累積里程 :
168.13 km MIZUNO INSPIRE 10 SW #28.5 白 J1GC144509 累積 :
785.6 km里程 (km) | 配速 (/km) | 時間 (累計時間) |
1 | 06'17" | 00:06'17" |
2 | 05'50" | 00:12'07" |
3 | 05'43" | 00:17'50" |
4 | 05'47" | 00:23'37" |
5 | 05'43" | 00:29'20" |
6 | 06'15" | 00:35'35" |
6.0 | 07'27" | 00:35'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