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得名也貼來分享一下,跑步教了我什麼。
每個人開始跑步都有些契機,正如國際熟知的肯亞、衣索比亞等國之長跑好手,他們的跑步生涯多數開啟於孩提時期,每天往返於求學的路途是他們奔馳風中的濫觴。而平凡如我,則始於一個非常簡單的意念。
一年前,我的身高減體重已經剩下二位數字,腰圍是有生以來的最高點,連同血壓也被判斷為高血壓前驅期。許多人即便到了這個時候,恐怕也會找盡藉口為自己開脫,過去的我也不例外。我從事的工作偏向勞動性質,每天汗流浹背是家常便飯,下班以後的我總可以找到一些高熱量的食物,好好慰勞自己一天下來的疲憊。直到那天,我站上體重計,凝視著那個因為放縱自己而日益攀升的數字,我才發現自己的生活方式並不是慰勞自己,而是殘害自己。
從小我就不喜歡運動,我的雙腿在我還不懂事的時候就被醫師診斷出有青蛙腿及肌肉萎縮的症狀,加上天生的扁平足,我多的是藉口說服自己不運動,而所有運動當中我尤其痛恨跑步。一直到青少年時期,我的百公尺還是只有小學生等級的十五秒,腳部畸形的狀況也讓我的姿勢可笑無比,從小到大,大隊接力我總是很快的被屏除在外,這樣的狀況,誰會喜歡跑步?
這樣的狀況只有持續到一年前,體重計告訴我一個殘酷的事實,而我終於拋下了所有的藉口,選擇了一條對自己負責任的路。那一天,我站上了跑步機,用時速八公里跑了五分鐘,雖然時間短的可笑,速度也跟走路差不了太多,但卻是個貨真價實的開始。兩個多月後,我在好朋友的鼓勵下買了雙 Nike 的晶片慢跑鞋,開始有了數字督促自己,我告訴自己這條路已經回不了頭,與其說我怕這些投資石沉大海,不如說我害怕再見到那個連爬兩層樓梯都可以氣喘吁吁的自己。
從五分鐘,慢慢的可以跑到半小時;從當兵的三千公尺,跑到了半年多後正式參加了首場二十三公里的超半馬賽事。有一天我才突然發現,跑步早已經不像是我從小就不愛的運動,每天跑步的半小時,變成我沉澱自己的例行公事,跑步是專屬於我自己與自己對話的一個過程,是我最要好的朋友。不管我當天的情緒如何,也不管天氣陰晴,我都可以在跑步的過程當中,找回自己想要的節奏。
若是問我,跑步究竟教了我什麼?我想,最重要的就是對自己人生負責的態度。知名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熱愛跑步,最初是為了減去戒菸增加的體重而跑,這一跑就是三十年。跑步不僅使他達成目標,還讓他擁有規律作息,甚或是創作不斷的靈感。『阿甘正傳』的主角阿甘在孩提時期因為穿上矯正的鐵鞋而遭受霸凌,但憑藉著自己的單純、善良以及努力,他不但擺脫鐵鞋、命運的束縛,成為美式足球的跑鋒,甚至還因為跑步橫越美國而帶起一陣風潮。
小說畢竟是虛構的,真實世界中,職棒義大犀牛隊教練馮勝賢也曾經穿上同樣的鐵鞋,他從不良於行搖身一變為校隊的中、長距離跑的紀錄保持者,再到一個成功的職棒選手,成為鹹魚翻身的經典範例。『Team Hoyt』的父親,因為兒子的一句話,從一個中年發福男子,蛻變成有資格〈以兒子的年齡標準〉參加波士頓馬拉松的跑者,甚至是一個三項鐵人選手。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找到自己可以追尋的目標,接著用盡一切的努力去實踐。我慢慢發現跑步不單純是一個簡單的運動,還在當中找到了那些人性非常堅強、美好的面向。
人類的潛能無窮,能夠發揮多少的潛能,端看你的意志有沒有強到可以克服一切外在的磨難,當中最重要的元素,是耐心。眾所周知去年倫敦奧運的馬拉松冠軍不是來自肯亞、衣索比亞的頂尖跑者,而是一個在轉播過程中,不斷被英語主播質疑的烏干達跑者基普洛蒂奇〈Stephen Kiprotich〉。
在這場精采的四十二公里一百九十五公尺的競逐當中,基普洛蒂奇一直耐心的控制自己的速度,他的經驗畢竟不如其他頂尖好手,所以他採取的策略最終被證實也就是馬拉松最需要的要件 - 耐心。他在這場世界矚目的賽事中,耐心跟著領先集團並且伺機而動,在一個彎道前假裝體力不支落後,一舉超越後保持這樣的領先抵達終點。烏干達在奧運史上的第二面金牌是耐心的最大收穫,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挫折、打擊往往不會在你準備好才出現,我們都很容易因為這些負面因子而陷入慌亂、氣憤當中,從而迷失了自己正確的方向。只有耐心的跑,我們才可以最快到終點,一開始衝太快,最後的結局往往悲慘。
赫爾辛基奧運囊括五千、一萬公尺以及馬拉松金牌的捷克長跑好手扎托佩克〈Emil Zátopek〉說過:「如果你想比賽,就參加一百公尺賽跑。如果你想體驗人生,那就跑場馬拉松。」跑步是他畢生的摯愛,也慢慢的成為我的最愛。要問我跑步到底教了我什麼?跑步剛滿一年的我會說,實在太多太多。一年的時間,我少了十公斤,血壓成為標準中的標準,從小短跑就是後段班的我發現我的長跑比大多數人都快,這輩子從沒想過我也可以有今天。下班回家,我不再是把自己當成餿水桶一樣餵食,也不會累癱在床上,而是穿上跑鞋,好好的享受自己跟自己對話的半小時。
「你喜歡跑步嗎?」
「我很喜歡。」